持續“進化”中的總部 對外開放“上海高地”養成術
2022年剛開年,跨國公司布局上海的新動作就已啟動。
1月11日,卡爾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蔡司”)明確,將蔡司中國區投資總部和中國區醫療投資總部,正式落在外高橋保稅區。二者將分別聚焦于高科技產業與醫療行業,統一協調蔡司在中國的兩大板塊資金調配與業務拓展,并重點投資優勢行業中的新興領域。
“蔡司正在進一步升級。”蔡司大中華區首席財務官及首席數字官馬克禮(Christian Martin)對第一財經表示,“雙總部”的成立,不僅將進一步增強蔡司在上海的持續投資信心,還將增強上海在蔡司的增長戰略,蔡司在中國、亞太乃至全球投資和發展網絡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各類型總部加速集聚,更多的全球貿易中心、供應鏈中心、研發中心以及海內外投資平臺等的布局,上海的全球資源配置、開放樞紐門戶功能進一步強化,也將為全國推進制度型開放探索更多經驗。
持續“進化”中的總部
2021年12月底,賀利氏金屬(上海)有限公司在內的48家企業被認定為貿易型總部,它們分別具有采購、分撥、營銷、結算、物流等單一或綜合功能。
2021年12月7日,梅特勒托利多公司大中華區總部落地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將承擔梅特勒托利多集團在大中華區的投資管理、經營管理、供應鏈管理、共享服務中心、市場開拓及銷售服務等職能。
同年8月,視中國為最重要增長引擎之一的化工巨頭亨斯邁,把位于上海的亞太區地區總部由“管理型地區總部”升級為“投資型地區總部”。
加速涌入上?;蛘哌M一步升級的,不僅是跨國公司。中船集團、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等央企總部紛紛落滬,字節跳動、嗶哩嗶哩等新生代頭部企業也加大了在滬布局力度。
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累計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31家、外資研發中心506家。自2002年在全國率先出臺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以來,上海始終保持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集中城市的地位。
同時,上海還累計認定民營企業總部388家、貿易型總部233家。
“從目前總部經濟的發展增速和質量來看,上海超過了全國其他城市,具有較強的后發優勢。”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說。
多功能、高能級的總部集聚上海,并非一蹴而就。尤其在近年,隨著中國開放的加速,它們的能級也快速提升。
1999年蔡司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了貿易公司,2012年成立蔡司中國創新中心,這是蔡司在德國以外的首個企業級創新中心。2013年,蔡司上海升級為地區總部。2015年,蔡司中國總部大樓啟用。2016年起,更多全球性職能業務轉移至上海。
同樣,賀利氏于2014年把在上海的中國區域中心升級為大中華地區總部。賀利氏大中華區總裁艾周平說,正在深化“五個中心”建設的上海擁有發展總部經濟所需要的各種要素資源和環境配套。公司陸續把地區總部、研發中心、貿易型總部放到了上海,甚至動了把全球總部搬到上海的念頭。
在“總部增能計劃”等的支持下,上海正推動各企業總部從單功能向復合功能拓展,推動地區總部升級為亞太總部、全球總部,培育功能復合型和業務范圍觸達全球的更高能級總部。
“從最近幾年的觀察來看,企業不管在哪里生產,都越來越多地選擇把不同類型總部或研發中心設在上海。”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上海極為特殊的是,它幾乎是所有要素市場的所在地。
它把離岸貿易業務都轉回上海了
總部加速升級的一個動力,是中國包括上海這樣一個開放樞紐門戶在持續高水平開放中帶來的可能性。
“上海支持離岸貿易,是對我們業務發展影響最大的措施之一。”馬克禮說,由于上海自貿試驗區和中國外管部門的支持,2019年蔡司開始將部分離岸貿易業務從香港轉到上海。2020年,蔡司的離岸貿易額達到6億元。
也是在2019/2020財年(報告期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國首次超過美國和德國,成為蔡司全球第一大市場。2020/2021財年,中國市場實現營收92億元,同比增長15%,繼續保持蔡司全球第一大市場位置。
“目前,我們已經把所有的離岸貿易業務都轉到了上海外高橋來完成。”馬克禮說。
作為貨物運輸在海外、資金結算在國內的特殊貿易模式,離岸貿易可以促進貿易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向總部型企業集聚,對總部所在地的貿易、金融、配套服務等方面發展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離岸業務的規模,也代表了一個區域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全球市場資源配置能力。
《“十四五”時期提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規劃》中,上海首次提出了離岸貿易額這一全新指標。要在2020年3055億元的基礎上,2025年提高到5000億元左右。
在上海,買賣全球,強化了包括資金、物流、技術、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全球資源配置功能。這既是上海的四大功能之一,也是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浦東的五大戰略定位之一——全球資源配置的功能高地。
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的核心,是金融資源的配置。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提出,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機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跨境貿易結算和海外融資服務,建設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更好服務和引領實體經濟發展。
包括全球機構投資者集聚計劃(GIC)、全球營運商計劃(GOP)等,是浦東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抓手。
過去這一年,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加快布局上海,一批金融業開放項目落地:
11月17日,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獲批成為中國首家合資轉外資獨資的人壽保險公司;6月,貝萊德基金正式成為首家獲準在中國獨資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外商資產管理公司;8月,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獲批成為全國第一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
僅在浦東,2021年底,持牌類金融機構達到1140家、約占上海全市的2/3,金融要素市場和基礎設施達到13家,外商獨資資產管理公司110家、占全國90%以上,融資租賃資產規模超過2.2萬億元、約占全國1/3。
目前,包括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國際油氣交易和定價中心、場內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注冊登記中心、國家級大型場內貴金屬儲備倉庫等重大功能性平臺,也在臨港新片區全面推進建設。
魯政委說,對國際投資人來說,中國資本項目開放的進一步推進、國際數據交換的完善備受關注。上海要建設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和全球資產管理中心,一旦相關機制進一步完善,未來的成長空間巨大。
在雙循環的背景下,包括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等的建設,為實現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相促進,更為總部企業立足上海調配全球資源提供了巨大空間。
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中國總裁周濤說,疫情背景下,全球的供應鏈越來越依賴中國。在雙循環格局下,上海及長三角地區作為該集團在全球的布局重點,扮演著越來越關鍵的角色。
“事實上,沒有開放的促進帶動作用,國內大循環就會成為‘獨輪車’。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國際大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能夠推動形成我國經濟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求是》雜志2022年第2期刊登的署名文章《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表示。
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統籌發展,推動上海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2021年,上??诎敦浳镞M出口總額10.0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5.4%,繼續保持世界城市首位。全年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40610.35億元,首次突破4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全年集裝箱吞吐量4703.33萬國際標準箱,連續12年排名世界第一。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225.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5%。
在浦東,為全國制度型開放探索經驗
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也是高水平開放的基石。當上海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越來越強,推進高水平開放就有了更強的探索力。
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求是》的署名文章中,王文濤表示,制度型開放是我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標志。
何為制度型開放?既包括繼續放寬市場準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農業和制造業全方位開放,有序擴大電信、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開放。也包括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健全外資服務體系,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
對于上海而言,則有更高的要求——在浦東開展制度型開放試點,為全國推進制度型開放探索經驗。
也就是說,浦東要著力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給、高質量產品供給、高效率資金供給,更好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揭牌2年多以來,臨港新片區這塊“試驗田”對標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實行更大程度壓力測試?!吨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分解出的任務已完成90%,基本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為核心的制度型開放體系框架。
2021年12月19日的臨港新片區管委會2022年工作研討會上,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朱芝松表示,未來幾年,臨港新片區即將進入“制度創新提速換擋、產業投資密集落地、城市建設全面鋪開”的時期。
他同時表示,要對標RCEP、CPTPP、DEPA等高水平經貿規則,加快接軌國際規則、規制、管理、標準。還要在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政府采購等“邊境后”規則上加大探索力度。
浦東新區法規也是上海推進制度型開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給的一項重要支撐。
2021年6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授權決定形式,第一次在法律規范層面提出并授權上海人大制定“浦東新區法規”。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院長、自貿區法律研究院院長賀小勇認為,這意味著浦東在制度型開放中,可以充分利用浦東新區法規的權限,拓展制度空間。
半年多以來,上海已制定了六部浦東新區法規。2022年,還將聚焦浦東更高水平改革開放,制定發揮仲裁功能、發展綠色金融、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等浦東新區法規。大量的總部企業,又將獲得更多的業務支撐和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2-01-21 15:4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2-01-21 15:4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