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航天局:“十四五”我國還要啟動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
1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在國新辦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2016年以來,中國航天進入創新發展“快車道”。“十四五”我國還要啟動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
吳艷華表示,“十三五”中國航天亮點紛呈、成果豐碩。“十四五”我國要啟動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包括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還要論證實施重型運載火箭等一批重大工程,批復以后要接續實施。
一是創新推動重大工程實施。建成中國空間站和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實施探月四期、行星探測等新的重大工程,推進重型運載火箭研制,建設近地小行星撞擊風險應對體系,培育太陽系邊際探測等重點項目,推動運載火箭型譜化發展,持續完善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健全空間環境治理體系能力。
二是培育壯大空間應用產業。推動空間應用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豐富應用場景,創新商業模式,深化通信、導航、遙感信息綜合應用。加快航天技術成果向經濟社會的轉移轉化,培育發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藥、太空育種等太空經濟新業態。
三是統籌布局空間科學探索。體系化推進空間天文、空間物理、月球與行星科學、空間地球科學等重點領域發展,研制空間引力波探測、愛因斯坦探針、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等空間科學衛星,利用空間站、月球與深空探測器等平臺,持續開展前沿科學探索和基礎研究,催生更多原創性科學成果。
四是營造航天發展良好環境。完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強化航天工業基礎能力。制定衛星頻率軌道資源管理、北斗衛星導航等條例,出臺商業航天發展指導意見,促進法治航天建設。構建高水平航天人才隊伍,加快打造航天領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開展航天科普教育和文化建設,大力弘揚航天精神,營造全社會崇尚科學、探索未知、勇于創新的氛圍。
五是拓展國際合作深度廣度。中國航天積極參與外空全球治理,在近地小天體監測與應對、行星保護、太空交通管理等領域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啟動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落實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合作協定,推廣空間信息服務全球應用,在月球探測、空間站、行星探測、北斗導航等領域,開展更加廣泛、更多方式的國際互利合作。
“未來五年,中國航天錨定航天強國建設目標,以航天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的全面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吳艷華表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2-01-26 16:3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2-01-26 16:3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